朱欢12月观察记录
作者: 朱欢 | 发布时间: 2024/12/2 7:49:42 | 328次浏览
数学区定点观察记录表
星期 三 班级 大五 记录人 朱欢
所用材 料 | 支持数字和运算标准的材料 | 发展几何与空间意识的材料 | 测量材料 | 有利于发展模式和认知与代数能力的材料 | 促进数据分析能力的材料 | |||
|
|
|
|
| ||||
数学区观察评估儿童的要点 | ||||||||
1. 用于操作的具体材料。 3.开放式或具有自我校正功能的材料。 5.符合儿童的兴趣。 | ||||||||
活动情况记录 | 情况分析 | 下一步支持策略 | ||||||
我看见: 在数学区,小赵正全神贯注地玩着方块拼搭游戏。小赵先是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底纸,她轻轻地抚平纸张,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接着,她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底纸上的方块拼搭方式,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努力理解其中的规律。 数分钟后,她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微笑,仿佛已经掌握了底纸上的拼搭秘诀。随后,她开始在桌上摆弄起方块来,按照底纸上的样式,一层一层地往上叠加,每放一个方块,她都会轻轻地按一按,确保方块摆放得稳稳当当。 我记录: 拼搭完成后,小赵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然后她拿出一张操作纸,开始用铅笔记录下用到的方块总数。她一边数,一边用手指轻轻地点着方块,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数完后,她郑重其事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 我做了: 1. 鼓励探索与创新: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小赵在拼搭游戏中探索不同的拼搭方式和造型,激发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可以引导她尝试用更多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记录自己的作品,提升她的数学表达能力。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为了丰富小赵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以为她提供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方块,以及更复杂的底纸图案等,以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 1. 加强数学概念的巩固与应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更多的数学概念,如面积、体积、比例等,帮助小赵在操作中巩固和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同时,可以引导她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2. 关注个体差异与需求: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小赵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根据她的兴趣和优势领域为她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比如,如果她对方块拼搭特别感兴趣,可以为她提供更多的拼搭材料和任务挑战;如果她更喜欢记录和表达,可以鼓励她多写、多说、多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