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欢11月课题学习记录
作者: 朱欢 | 发布时间: 2024/12/2 12:41:02 | 294次浏览
《“动起来”的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实践研究》课题组
理论学习记录表
时间
| 11.6 | 阅读内容 | 线上培训——慧玩数学“数学学习中的儿童表现性评价” | 教师 | 朱欢 |
内容摘要
(文字摘抄、思维导图等)
| 1.学习故事《积木的碰撞》——立体拼图积木 分析男孩浩浩—— 1.空间感知能力 做作品大小的的预估,通过翻转旋转积木块找到正确的积木块,在同伴错误时能及时纠正,对立体图案的数学核心经验掌握的多。 会想办法自信从容的解决问题。 将积木拿出盒子,整体的旋转移动,重新调整积木直至完成 社会交往中的会商量和分析 与同伴合作完成,会妥协,会商量 分析女孩琳琳—— 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提出自己的想法,引导活动的进行。提出按图纸上的立体图案搭,后面改变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识较好,主动地发起活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对话中会问一下同伴“好吗?” 空间感知能力有待发展 两次提出在底板上搭建,较少的观察积木与图纸, 专注力,坚持性,态度,认知经验 | ||||
阅读心得
| 引导幼儿独自操作材料,拼搭类的材料更适合一个人玩,促进其认知发展 体现材料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标记材料中不同的难度,供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材料,激发幼儿有层次有梯度的选择适宜的材料。 对同一种材料设计不同的辅助材料,产生不同的玩法,满足不同的需求。举例:大树和小鸟。 老师增加一些记录表,促进幼儿的经验进行迁移。 为幼儿提供多人合作、小组合作的机会。设计合作或竞赛类的数学游戏,如:数学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