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省级课题>>“动起来”的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阅览文章
朱欢12月理论学习记录

作者: 朱欢 | 发布时间: 2024/12/2 12:43:40 | 293次浏览

     《“动起来”的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实践研究》课题组

理论学习记录表

时间  

12.2

阅读内容

线上培训——慧玩数学“数学学习中的儿童表现性评价”

教师

朱欢

内容摘要

(文字摘抄、思维导图等)

表现性评价——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与儿童的生活经险相结合,在真实情景中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多种情景、多种手段和信息来源,

3.关注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

4.持续性、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评估理念和方式

5.给救学实践提供及时和有用信息

IMG20240913150443

阅读心得

建构游戏故事《几经波折的大摆锤》

建构中的平衡问题,建构中的三次介入:当幼儿主动求助时,建立建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当幼儿失去信心想放弃时,与幼儿交流,明确建构目标,让幼儿知道老师一直在关注他,鼓励他,从心理上暗示幼儿老师在陪伴他,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当幼儿合作出现问题时,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

幼儿的建构水平有自己的

建构主题:城堡,跟拍三次的游戏状态,

有效的介入助推幼儿发展

关于介入,基于对幼儿的了解,因人而异。

关于幼儿更多的放手,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自我探索,促进幼儿探究。

建构故事——《连在一起了》,大班幼儿的合作搭建

围绕轨道交通的搭建背景,男生女生合作搭建地铁站

第一部分:男生搭,女生取。第二部分:各搭各的;第三部分:连在一起了;

在搭建过程中目标明确,在碰到墙壁时能改变轨道的方向。

能在搭建中看到数能力的表现,预设搭建计划中出现的数学。

在幼儿对话中合理分配各自的任务,哪种形状的积木谁去找,有箭头有数字反应幼儿的讨论过程,

版权所有:金坛区实验幼儿园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南门商业街168号 电话:0519-82818780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