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省级课题>>“动起来”的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阅览文章
幼儿数学发展水平观察评价表

作者: 马逸 | 发布时间: 2025/1/8 19:19:48 | 250次浏览

金坛区实验幼儿园幼儿数学发展水平观察评价表

班级中八            观察幼儿: 王元一       观察时间: 1.8            观察内容:图形拼搭     记录人马逸

 


符号

记录

文字记录

      图片记录

 

 

 

 

 

 

 

 

 

 

 

 

分类


 

  小米“松果遇水缩了这么多啊!”可可“我感觉松果缩了有2米长。”玥玥“我觉得松果才缩了一点点”为了知道松果到底遇水收缩了多少,孩子们自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很快在班级找到了他们认为可以测量松果的工具,便开始了分工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发言介绍测量方式及结果。

第一组麻绳组

元元他们是用绳子把松果围起来,把多余的绳子剪掉,剩下的绳子就是我们组松果的大小。

我提问他们你们还记得用绳子围住了松果哪里吗?元元说是围着松果一圈,有的小朋友说是测直直的松果教师出示孩子们平时体检测身高的图片,并引导幼儿发现:“是测直直的高度?还是保健医生围绕身体一圈?”大家都说直直的高度。于是元元他们重新测量了直直部分的绳子,并剪下来,画在表格上。

第二组回形针组

 因为孩子们有用回形针测量小鱼的经验,所以他们想到了用回形针的办法。先沿着外轮廓把松果画下来,再从头到脚摆一摆松果的长度,玥玥说:“是两根回形针!”并记录了数字2.

第三组尺子组

用尺子的经验是教师带领幼儿回顾的,我出示了自然角植物变化的图片,并提问幼儿:植物旁边是什么?是尺子,原来尺子也可以测量物品的长短,于是我们用尺子测量了松果,并从数字0”开始,竖着测是数字8

干松果测量记录后,孩子们把松果放入水桶中。等松果鳞片完全闭合后,孩子们很自主地再次用之前的方法开始测量松果,他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测量结果......第一组:我们组的松果遇水后,围松果的绳子短了一些第二组:我们把松果的水用纸巾擦干后沿着边边画,发现松果的长度没有变化。第三组:我们用尺子测量遇水后的松果,竖着测时数字依然是8

测量结果

通过两次的测量记录结果对比总结出:遇水后的松果长度几乎没有变化

 

 

 

 

 

模式

与对称


数量

比较


数数


 

数符号

表征


 

几何

图形

 

空间

方位

量的

比较


测量





符合记录

文字记录(照片)

 

 

 

联系

能力

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境


孩子们有过测量称重物品的经验,知道生活中的物品可以用来测量和称重于是教师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回形针、尺子、绳子、天平等,在小组测量时,老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测量松果时,先沿着松果的外部画了一圈,然后测量松果的头和尾,这是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称重的时候,孩子尝试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如绘画个数、数字记录、点数记录,从而表达不同形式的思维结果。不仅用不同方法、工具测量出了松果的大小重量,还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尺子、天平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把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推理与验证能力

 

能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能尝试用一定的方式,如操作、语言等来证明自己的数学判断


 

 

表征与交流能力

 

能用2——3种方式,如手势动作、图画、符号、图表等表示简单的数量或空间关系

 

能运用数学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

 

 

 

兴趣

 

能积极参与数学相关的活动,如数学活动区、数学游戏、数学教学活动等。

 

1. 幼儿在进行测量活动中,充满兴趣,专注度高,不易受其他小朋友的影响。

2. 当孩子们不知道如何测量它的长度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发现高度的测量,从而引导幼儿找到松果的起点、终点。

 

专注

 

在完成数学任务的过程中能保持注意

 

坚持

 

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时能坚持不放弃


 

反思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能根据他人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数学操作

 


版权所有:金坛区实验幼儿园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南门商业街168号 电话:0519-82818780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