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省级课题>>“动起来”的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实践研究>>计划总结>>阅览文章
陈珍 2023年秋阶段小结

作者: 陈珍 | 发布时间: 2024/3/28 18:37:15 | 2046次浏览

2023年秋阶段小结

本学期参加动起来的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我了解到幼儿阶段数学教育对幼儿认知和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课题要研究的重点。于是,我就开始理论学习,研读幼教读物,教育行为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将本学期数学课题研究做以下小结:

一、审议数学活动

本学期我参与了数学活动《挂车厢》的数学课程审议活动,这次活动的目标是:1.初步体验以AB为单位的重复排列。2.能按全范例重叠对应排列AB模式。

3.在活动中能按规则边操作边讲述。活动中以“小火车需要挂车厢”的情境,引出“红蓝红蓝······”的规律的问题。 小动物们很喜欢去游乐场坐小火车,可是火车图纸刚刚完成,还没来得及挂车厢呢,小朋友们愿意帮小火车挂车厢吗?一下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让幼儿观察、讲述自己的发现,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精炼数学经验,鼓励幼儿通过操作、纠错的方式提升对于ABAB的数学经验。

在执教的过程中,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幼儿演示的时候,指导其他幼儿观察ABAB的模式。在幼儿集体操作时,我不停提示幼儿从车头开始按车厢颜色选插钉并能说一说,引导幼儿更多交流表达。插钉不太方便幼儿插进洞眼里,很难插,我们可以让幼儿只要将插钉倒放在上面,这样也能方便幼儿进行纠错。

二、创设情境性的游戏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感兴趣。”教师如果能通过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将所学内容寓于其中,使幼儿所学的知识有情、有境,就能引起其极大的兴趣。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而幼儿的思维又具有具体性形象的特点,因此,幼儿的数学学习就应更多地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在为小班幼儿创设数学活动区环境时,教师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这些材料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能引起他们的操作兴趣。教师在创设活动区环境时若能注意情境的创设,则更有助于幼儿在感性材料和抽象数学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逐渐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

利用小班的年龄特点,区域材料需要具有趣味性、情境性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才能让牵引幼儿走近材料、自主探究。所以我们班创设了母鸡下蛋、森林里长颈鹿套圈、池塘钓鱼、拔萝卜等情境性游戏,让幼儿更加专注、持久地享受操作的乐趣,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现在,每次区域游戏时数学区的人是最多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渐学会如何观察、分析和推理,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事物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对象,幼儿可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相关知识经验,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支持,进行积极有力地师幼互动,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

版权所有:金坛区实验幼儿园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南门商业街168号 电话:0519-82818780

技术支持: 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