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羽萍课题阶段小结
作者: 刘羽萍 | 发布时间: 2024/1/19 16:02:45 | 1695次浏览
课题小结
2023年秋学期 刘羽萍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在成人的世界里,筷子就是我们平时吃饭使用的工具,可是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是无限的可能。基本我们的班本课程《向“筷”乐出发》,我们在区域中投放了筷子,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许多了关于筷子的游戏,特别是在数学区提供长短不一的的筷子,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可以拼图形、拼数字、排序、比高矮、垒高......
区域 | 游戏名称 | 核心经验 | 游戏材料及玩法 |
数 学 区 | 筷乐夹夹乐 | 1.幼儿用点数的方法对数量为10以内的物体进行准确计数。 2.幼儿能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集合匹配。 3.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 |
|
筷乐排序 | 幼儿能将5以内的物体按高矮进行排序。 |
| |
筷乐分类 | 幼儿初步学习对物体进行多角度分类。 |
| |
筷乐拼搭 | 1.幼儿能借助几何形状拼出范例图。 2.幼儿能同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搭建。 |
|
在这一次次的游戏中,孩子们使用筷子的熟练度也在不断的提升中,从刚开学的5个人会使用筷子,到现在已经有28个幼儿能正确使用筷子,这与我们数学区的操作紧密相连。数学经验构建需要重复的,多方面的刺激,相同的目标,不同的游戏设计,低结构的材料,随着幼儿的经验变换材料,让幼儿变着花样地玩,创造规则地玩,在一次次的操作中,体验数学的有趣、有用,拓展思维和过程性能力。
数学区所选择的内容应从幼儿视角和需求来选择、核心经验明晰,材料适宜、玩法适意、自主有趣,幼儿便能专注、持久地享受操作的乐趣,思索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积累数学经验。这不仅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也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幼儿数学学习的品质。
幼儿的学习数学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特别是自己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